close

FB聊天機器人  我 要加入社團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431109144045416/

 

使用聊天機器人的目標:
顧客服務支援系統、
回購(重複造訪)、

追加銷售(up-selling)、
訂閱、
娛樂功能

為什麼你需要聊天機器人?

1. 幫你銷售產品與服務

如果你是小型企業的擁有者,想必當消費者大量湧入時,你在短時間內肯定是分身乏術,特別是周年慶或像是折扣優惠促銷的時候。誠如上述所提及的,聊天機器人能夠作為替代人力,當消費者24小時的貼心711,隨時為他們排解購物上的疑慮。根據統計的資料結果顯示,使用聊天機器人的使用者回覆比率。

「聊天機器人讓你在睡覺的時候,也可以賺錢!」聽起來是不是很吸引人呢?

聊天機器人的功能除了可以為你的消費者進行更客製化的服務之外,有些甚至也能夠直接跳轉至付費頁面,讓消費者可以在與聊天機器人的對話過程中,更快速地走到銷售階段。

聊天機器人(Chatterbot)是經由對話或文字進行交談的電腦程式[1]。能夠模擬人類對話,通過圖靈測試。
聊天機器人可用於實用的目的,如客戶服務或資訊獲取。有些聊天機器人會搭載自然語言處理系統,但大多簡單的系統只會擷取輸入的關鍵字,再從資料庫中找尋最合適的應答句。目前,聊天機器人是虛擬助理(如Google智能助理)的一部分,可以與許多組織的應用程式,網站以及即時消息平台(Facebook Messenger)連接[2][3]。非助理應用程式包括娛樂目的的聊天室,研究和特定產品促銷,社交機器人。

了解消費者在想什麼

聊天機器人最棒的地方之一,就是可以為你搜集消費者資訊,並且分析他們的購物習慣與行為。


背景編·輯

1950年,圖靈完成論文《計算機器和智能》(Computing Machinery and Intelligence)[4],提問「機器會思考嗎?」(Can Machines Think?),並且提出現在所謂的圖靈測試作為判定機器是否具有智能的標準。這個標準建立於電腦程式虛擬真人與裁判進行即時對話,裁判僅根據對話的內容,無法確認談話的對象是程式還是真人。圖靈測試的知名,激發了對於約瑟夫·維森鮑姆在1966年發表的程式 ELIZA 的興趣,這個程式似乎能讓使用者誤以為談話的對象是一位真人。不過維森鮑姆本人並未聲稱 ELIZA 具有真正的智慧,在他論文的序論視其為揭穿真面目的手段:
人工智能。機器表現得奇妙,足以讓最有經驗的觀察者目眩。不過一旦某個程式露出面目,一旦其內部運作方法經過解說,它的魔力就消滅了;顯示出來的只不過是一堆程序。觀察者自忖:「這我也寫得出來」。他把這個程式從標誌為「智能」的擱板上,移到了古董欄。[5]
ELIZA 的關鍵方法(從此被聊天機器人的設計者所仿效)涉及認出輸入裡的提示字詞,並且找出相關的、預先設定的回答,在顯然有意義的方式下,讓談話繼續下去(例如,輸入裡有「母親」,回答是「多說一點你的家庭」)。[6]一種能夠理解的假象因而生成,即使處理的過程僅止於膚淺。ELIZA 顯示這種假象的製造,令人驚異地容易。因為人類的裁判,樂於從談話的內容裡找出代表「智能」的解讀。
使用者界面的設計者終於體會到人類樂於把電腦的輸出解讀成真正的對話——即使這種輸出是基於相當簡單的形式配對——可以善加利用。多數入寧可使用類似人類的程式,導致聊天機器人風格的技巧,在需要獲得用戶資訊的互動系統,發揮有效的作用,只要這種資訊相對簡單明確,並且屬於可以預測的類型。例如線上客服系統可以有效地利用聊天機器人技巧,認定客戶需要幫助的區域,有可能提供比正式搜尋或菜單系統更「友善」的界面。
「聊天機器人」(ChatterBot)這個術語最早由麥可·洛倫·莫爾丁(Michael Loren Mauldin,開發了第一個Verbot,Julia)於1994年時在談話節目中提及。

進展編輯

早期經典的聊天機器人是 ELIZA (1966)與 PARRY (1972)[7][8][9][10]。近期值得注意的則包括 A.L.I.C.E.,Jabberwacky,以及 D.U.D.E。雖然 ELIZA 和 PARRY 僅僅用於模擬筆談,現在許多聊天機器人納入遊戲及網路搜尋的功能。1984年,《警察的鬍子造了一半》(Policeman's Beard is Half Constructed)出版,據稱作者是聊天機器人「瑞克特」(Racter)。
相關的人工智慧領域是自然語言處理。通常「弱人工智慧」(Weak AI) 領域使用專門的軟體或程式語言以完成特定的功能。例如 A.L.I.C.E.使用一種叫做 AIML 的標記式語言,適用於談話代理的功能,並且已被各類開發人員採用,他們的產品叫做愛麗絲機器人(Alicebots)。不過 A.L.I.C.E.仍是純粹運用類型配對的技巧,缺乏思考能力, 跟1966年的 ELIZA 並無不同。「強人工智慧」(strong AI) 則不同, 必須有智慧和邏輯推理的能力。
Jabberwacky 基於與使用者的即時互動,習得新的對答和語境,而不是驅動於靜態的資料庫。一些較新的聊天機器人也融合了即時學習與進化演算法,根據每次聊天的經驗,改善溝通的能力,一個著名的例子是「凱爾」(Kyle) ——2009年裡奧迪斯 (Leodis) 人工智慧獎得主。不過,至今通用型的談話人工智慧仍不存在,有些軟體開發人員專注於實用方面:資訊檢索。
「聊天機器人」競賽聚焦於圖靈測試或者更特定的目標。其中的兩個年賽為「羅布能獎」 (The Loebner Prize) 和「話匣子挑戰賽」 (The Chatterbox Challenge)。

使用於對話系統編輯

聊天機器人通常整合於對話系統(英語:dialog system),例如虛擬助理 ,使其能夠在其主要的專家系統的範疇之外進行閒聊等等。

通訊平台編輯

目前聊天機器人廣泛運用於即時通訊平台,例如臉書 Messenger,WeChat,LINE 和 Kik,以娛樂、零售行銷、以及客服為目的。此外,即時通訊平台提供易於整合的webhook,使得第三方開發商易於可通用於不同通訊平台之聊天機器人。 [11] [12]這些軟體機器人以客服的身份出現或是成為團體聊天的一員。有些即時通訊的機器人可以連接外部資料庫,提供使用者新聞,氣象,導航,電影放映時間,股價等資訊。[13]達美樂、必勝客、迪士尼、Nerdify、雅瑪多 Line、全食超市都已推出各自的聊天機器人,以便與終端消費者增進交流,推銷公司的產品與服務,並且讓消費者訂貨更加方便。[14][15]2016年,觀光業的一些旅行社和航空公司透過 Messenger 推出了聊天機器人的服務,墨西哥航空利用人工智慧售票、回答問題,[16][17]墨航和荷蘭皇家航空並且提供航班資訊,處理乘客報到,發出行動登機證,推薦旅館、餐廳、目的地行程。[18]中國的旅行社在此之前已用 Wechat 提供這些服務。 [19]

教育編輯

有些聊天機器人,例如 Nerdify 開發的 Nerdy Bot,針對大中小學生面對的問題,讓學習更簡單又有效率。[20][21]該軟體利用臉書 Messenger 即時回答學生作業相關的問題以便加速學習。加大爾灣分校圖書館的聊天機器人 ANTswers,2014年開始試用,被認為非常成功。

社團類型
社群學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ixnet生活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